什么是构造平原、剥蚀平原和堆积平原?

平原地貌是地壳在升降运动微弱或长期稳定的条件下,经外力作用的充分夷平或补平而形成的。其特点是地势开阔、地形平坦、地面起伏不大。一般来说,平原地貌有利于选线,在选择有利地质条件的前提下,可以设计成比较理想的线形。按成因,平原可分为构造平原、剥蚀平原和堆积平原。

1 构造平原

构造平原主要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形成而又长期稳定的结果。其特点是微弱起伏的地形面与岩层面一致,堆积物厚度不大。构造平原可分为海成平原和大陆拗曲平原。海成平原是因地壳缓慢上升、海水不断后退所形成,其地形面与岩层面基本一致,上覆堆积物多为泥沙和淤泥,工程地质条件不良,并与下伏基岩一起略微向海洋方向倾斜。大陆拗曲平原是因地壳沉降使岩层发生扭曲所形成,岩层倾角较大,在平原表面留有凸状的起伏形态,其上覆堆积物较多并与下伏基岩有关。

由于基岩埋藏不深,所以构造平原的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。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,若排水不畅,常易形成盐渍化。在多雨的冻土地区则常易造成道路的冻胀和翻浆。

2 剥蚀平原

剥蚀平原是在地壳上升微弱、地表岩层高差不大的条件下,经外力的长期剥蚀夷平所形成。其特点是地形面与岩层面不一致,上覆堆积物很薄,基岩常裸露于地表;在低洼地段有时覆盖厚度稍大的残积物、坡积物、洪积物等。按外力剥蚀作用的动力性质不同,剥蚀平原又可分为河成剥蚀平原、海成剥蚀平原、风力剥蚀平原和冰川剥蚀平原,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前两种。河成剥蚀平原是由河流长期侵蚀作用所造成的侵蚀平原,亦称准平原,其地形起伏较大,并沿河流向上游逐渐升高,有时在一些地方则保留有残丘。海成剥蚀平原由海流的海蚀作用所造成,其地形一般极为平缓,微向现代海平面倾斜。

剥蚀平原形成后,往往因地壳运动变得活跃,剥蚀作用重新加剧,使剥蚀平原遭到破坏,故其分布面积常常不大。剥蚀平原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较好。

3 堆积平原

堆积平原是地壳在缓慢而稳定下降的条件下,经各种外力作用的堆积填平所形成,其特点是地形开阔平缓,起伏不大,往往分布有厚度很大的松散堆积物。按外力堆积作用的动力性质不同,堆积平原又可分为河流冲积平原、山前洪冲积平原、湖积平原、风积平原和冰碛平原,其中常见的是前三种。

1.河流冲积平原

河流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改道及多条河流共同沉积所形成。它大多分布于河流的中、下游地带,因为在这些地带河床常常很宽,堆积作用很强,且地面平坦,排水不畅,每当雨季洪水溢出河床,其所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便堆积在河床两岸,形成天然堤。当河水继续向河床以外的广大面积淹没时,流速不断减小,堆积面积愈来愈大,堆积物的颗粒更为细小。经过长期堆积,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。

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开阔平坦,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,对道路选线也十分有利。但其下伏基岩埋藏一般很深,第四纪堆积物很厚,细颗粒多,地下水位浅,地基土的承载力较低。在冰冻潮湿地区,道路的冻胀翻浆问题比较突出,而低洼地面容易遭受洪水淹没。在道路勘测设计和路基、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工程中,应注意选择较有利的工程地质条件,采取可靠的工程技术措施。

2.山前洪冲积平原

山前区是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,一般是河流冲刷和沉积都很活跃的地区。汛期到来时洪水冲刷,在山前堆积了大量的洪积物;汛期过后,河流中冲积物增加。洪积物或冲积物多沿山麓分布,靠近山麓地形较高,环绕山前成一狭长地带,形成规模大小不一的山前洪冲积平原。由于山前平原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洪(冲)积扇互相连接而成,因而呈高低起伏的波状地形。在新构造运动上升的地区,堆积物随洪(冲)积扇向山的下方移动,使山前洪冲积平原的范围不断扩大;如果山区在上升过程中曾有过间歇,在山前平原上就产生了高差明显的山麓阶地。山前洪冲积平原堆积物的岩性与山区岩层的分布有密切关系,其颗粒为砾石和砂,以至粉粒或黏粒。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浅,常有地下水溢出,水文地质条件较差,往往对工程建设不利。

3.湖积平原

湖积平原是由河流注入湖泊时,将所挟带的泥砂堆积在湖底使湖底逐渐淤高,湖水溢出,干涸所形成。其地形之平坦为各种平原之最。

湖积平原中的堆积物,由于是在静水条件下形成的,故淤泥和泥炭的含量较多,其总厚度一般也较大,其中往往夹有多层呈水平层理的薄层细砂或黏土,很少见到圆砾或卵石,且土颗粒由湖岸向湖心逐渐由粗变细。

湖积平原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。其沉积物由于富含淤泥和泥炭,常具可塑性和流动性,孔隙度大,压缩性高,承载力也很低。